诚信为本
诚信为本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

更新时间:2013-06-21 11:49:04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之要求,依据安全生产评价之内容,为确保施工生产安全防范责任制的落实,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公司建立了施工现场消防制度,其规定如下:

一、坚持防火月检查制度,消除火灾隐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3、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4、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6、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7、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8、防火巡查情况;
  9、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10、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二、建立消防安全灭火和应急预案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机构和职责分配,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等;
  2、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3、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5、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6、后勤保障程序和措施,包括设施、各类物资、炊食的保障。
  7、医疗救护保障程序和措施。
  8、演练评审程序。定期检验人员、设施、措施的实施配合协调状况,并作出评审报告。
  9、各人员集中和封闭场所有疏散图和导向标志。
  三、建立动火须知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发生,确保“谁动火、谁负责”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一级动火
  1、禁止区域内: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各种受压设备;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2、一级动火作业由所在施工队主管消防工作的领导在作业一周前提出动火申请,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报项目部主管消防的领导和当地消防部门审批后方可动火。
  二二级动火
  1、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动火作业;小型油箱等容器、登高焊接等动火作业属于二级动火。
  2、二级动火作业由所在施工队主管消防工作的领导在作业四天前提出动火申请,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项目部主管消防的领导审批后方可动火。
  三三级动火
  1、
  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动火作业,属于三级动火。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在作业三天前提出动火申请,经施工队和项目部主管消防的领导审批后方可动火。

在线客服